前年看到張雨霖老師這篇文章,
當時我有八年級的班級,
趁機檢核了一下,
這幾年我到底是如何上情緒教育的?(我在2020/5/2/22:44 開文)
當然課本怎麼編,我就怎麼上,
所以辨識情緒、覺察情緒、理情ABCDE是一定有的,
可要說沒有著墨在壓力調適的部分,
並不盡然,
只是要看九年級的課程單元有沒有,
早在九貫時期我就有上過了。
如果時間足夠,
甚至我還會補充「認識憂鬱症」的心理衛教部分。
至於今年總結一下是上了這些:
非理性思考:均一平台影片+講述法
快樂學:文章+影片+講述法
情緒照護:冰雪奇緣影片片段+ORID討論
EQ問卷:自我探索
把老師的文章存參,
未來備課時再琢磨琢磨。
張雨霖2月19日張雨霖分享了 1 條連結。
2月20日),
李文怡老師在底下的留言也值得一看。
[壓力因應、情緒調適與心理健康]--國中綜合活動輔導科課程及教學活動設計的反思
「壓力因應、情緒調適與心理健康」是學校輔導工作中最被人期待發揮專業效能的一環。我在2017年與王麗斐教授一起做的一個調查中發現,「情緒管理」是中小學校園中,所有非輔導專業背景的受訪者,共同期待希望能獲得輔導專業協助的項目第一名。
不過,有趣的是,這個主題在「國中輔導活動」課程中被重視的時間並不算長,至少在民國84年的國中輔導活動課程標準中,是看不到任何「壓力」、「情緒」、「心理健康」的字眼。(當時僅有「危機調適」、「身心健康」等字眼)
而到了九年一貫課綱中,在97微調的能力指標以及附件的細項當中,關於「壓力因應、情緒調適與心理健康」的能力指標如下:
1-4-4 適當運用調適策略來面對壓力處理情緒。
意指要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為「適當運用調適策略」,而要調適的對象是「壓力」、「情緒」。
關於此項能力指標的細項則為:
1-4-4-1 分享面對壓力處理情緒的方式與感受。
1-4-4-2 覺察面對壓力可尋求的社會資源,並分享求助的經驗。
1-4-4-3 分析自己面對不同情境較 適切的壓力調適策略。
1-4-4-4 面對壓力時能適當的自我調適。
看起來表述「壓力」的部分多於「情緒」,四個細項僅有第一項提到「情緒」,其他細項的主體都是「壓力」。
到了十二年國教,綜合活動領綱當中的國中學習表現,與此有關的是:
1d-IV-1 覺察個人的心理困擾與影響因素,運用適當策略或資源,促進心理健康。
而直接相關的學習內容,則是輔導的:
輔 Da-IV-1 正向思考模式、生活習慣與態度的培養。
輔 Da-IV-2 情緒與壓力的成因、 影響與調適。
這些學習表現、學習內容加起來60多字,裡面很多彼此相關但又不能以一代彼的重要的概念,諸如:「心理困擾」、「心理健康」、「正向思考模式」、「正向生活習慣與態度」、「情緒」、「壓力」。大家可以注意到「情緒」只是其中之一。
然而我任教輔導系的師培課程數年下來,看到市面上所有教科書,乃至於現場老師、我們師培生所設計的教案,但凡涉及這方面主題的,幾乎都是以「情緒」為核心,必定是辨識情緒、覺察情緒然後理情ABCDE。少數有提到壓力因應的,也都是以體驗活動,覺察「累積壓力母湯」為目的,而針對「壓力因應」、「壓力調適策略」,卻沒有什麼系統的教學活動或模組,最多就是教一下「生理回饋」。
想請教各位老師,我們對於「壓力因應、情緒調適與心理健康」的課程與教學設計,為何會這麼窄化呢?
「壓力因應、情緒調適與心理健康」是學校輔導工作中最被人期待發揮專業效能的一環。我在2017年與王麗斐教授一起做的一個調查中發現,「情緒管理」是中小學校園中,所有非輔導專業背景的受訪者,共同期待希望能獲得輔導專業協助的項目第一名。
不過,有趣的是,這個主題在「國中輔導活動」課程中被重視的時間並不算長,至少在民國84年的國中輔導活動課程標準中,是看不到任何「壓力」、「情緒」、「心理健康」的字眼。(當時僅有「危機調適」、「身心健康」等字眼)
而到了九年一貫課綱中,在97微調的能力指標以及附件的細項當中,關於「壓力因應、情緒調適與心理健康」的能力指標如下:
1-4-4 適當運用調適策略來面對壓力處理情緒。
意指要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為「適當運用調適策略」,而要調適的對象是「壓力」、「情緒」。
關於此項能力指標的細項則為:
1-4-4-1 分享面對壓力處理情緒的方式與感受。
1-4-4-2 覺察面對壓力可尋求的社會資源,並分享求助的經驗。
1-4-4-3 分析自己面對不同情境較 適切的壓力調適策略。
1-4-4-4 面對壓力時能適當的自我調適。
看起來表述「壓力」的部分多於「情緒」,四個細項僅有第一項提到「情緒」,其他細項的主體都是「壓力」。
到了十二年國教,綜合活動領綱當中的國中學習表現,與此有關的是:
1d-IV-1 覺察個人的心理困擾與影響因素,運用適當策略或資源,促進心理健康。
而直接相關的學習內容,則是輔導的:
輔 Da-IV-1 正向思考模式、生活習慣與態度的培養。
輔 Da-IV-2 情緒與壓力的成因、 影響與調適。
這些學習表現、學習內容加起來60多字,裡面很多彼此相關但又不能以一代彼的重要的概念,諸如:「心理困擾」、「心理健康」、「正向思考模式」、「正向生活習慣與態度」、「情緒」、「壓力」。大家可以注意到「情緒」只是其中之一。
然而我任教輔導系的師培課程數年下來,看到市面上所有教科書,乃至於現場老師、我們師培生所設計的教案,但凡涉及這方面主題的,幾乎都是以「情緒」為核心,必定是辨識情緒、覺察情緒然後理情ABCDE。少數有提到壓力因應的,也都是以體驗活動,覺察「累積壓力母湯」為目的,而針對「壓力因應」、「壓力調適策略」,卻沒有什麼系統的教學活動或模組,最多就是教一下「生理回饋」。
想請教各位老師,我們對於「壓力因應、情緒調適與心理健康」的課程與教學設計,為何會這麼窄化呢?
迷思(II)--情緒/心情、壓力因應、心理健康傻傻分不清楚
在心理學當中,情緒(emotion)和心情(mood)有些學者認為是有所區分的:前者是指一種因為事件刺激所引發的感受及身心反應,變化的期間較短,可能短則數秒,長則一個小時就會有所變化。比方說,我們會說:剛剛我出門時已經快來不及了,很怕趕不上車(焦慮、擔心),但幸好衝到公車站剛好以一班車來,覺得好幸運(欣喜)--講話的人在描述他短短數分鐘內的情緒變化;後者則是一種比較長期的狀態,通常是以「天」為單位了,比方說我們會學生,今天心情如何?意指平均下來今天到目前為止的感受狀態。此外,從前面的舉例可發現,當我們在報告前者(情緒反應)時,必然跟特定事件、情境連結,但後者卻可以不必然跟特定事件作連結(當然,有時候某些事件的發生,會連帶使我們維持一段長時間的心情狀態)
也因此,當我們要學生「覺察」的時候,是覺察「情緒」?還是覺察「心情」?若是覺察情緒,那麼應該與特定事件做連結,若是覺察心情,那麼可以不需要連結事件。但現在常見的教學活動設計中,常可看到老師要學生練習覺察時,報告情緒,卻缺乏引發事件的描述,報告心情,卻只連結特定事件(那更別說前面提到的,把情緒覺察、情緒辨識簡化成觀察他人表情、認識情緒詞等教學活動了)
同樣的,當我們談「調適」時,若是「情緒調適」(emotional self-regulation )時,那麼必然涉及到包含事件或情境的一連串過程。最有名的Gross(2007)提出的歷程(https://parg.co/73T
),裡面就包含了情境的選擇、情境的修飾、注意力轉移、認知改變、反應調整等不同環節,每一個環節都有不同的情緒調適策略。而且此一模型還蘊含一個潛在的法則就是,若前一段的策略有效,就不需要進入後一段:懂得閃避那個會讓你發火的情境,就不需要後面動用到轉移焦點,或是認知轉念的策略了;反之,有時候很可能前面的歷程都無法採用策略調整,或者等你覺察到受情緒影響時,已經是在後面階段了,只能立即使用後面階段的調適策略,例如考試情境之下的焦慮情緒,學生不太可能採用選擇情境(避而不考),所以只能採用修飾情境、轉移注意力、認知改變、反應調整等策略。而有趣的是,大多數輔導老師都只花大把時間談「認知改變」這一段。
但若要調整的客體是「心情」,那麼概念就變成是我們如何培養一些好的習慣,來讓我們的心情能有彈性(躁鬱症就是完全失去心情變化的彈性)卻又不至於起伏波動那麼大,那麼這個部分就可以不一定需要針對特定事件或情境討論,而是透過讓學生蒐集資料、分享經驗,加上某些體驗練習活動,來學習培養這些習慣。這也就是「促進心理健康」的重要概念(之一)。而這部分,我發現現場的教學設計,不是忽略不談,就是往往匆匆帶過,但這不正是發展性輔導最應該透過課程教的嗎?
回過頭來,「壓力」。壓力源有主客觀之分,客觀的壓力源/事件造成的壓力感受,適當的話能有助於(刺激)我們提高工作或學習效能,過量則不僅妨礙工作、學習效能,長期下來還會有礙身心健康。
所以,當我們在輔導活動課程中談壓力因應時,應該還是要把重點放在比較長期的應對模式,而不是短期的調整反應。但我常見到課程設計,把壓力因應與情緒調適混為一談,甚至錯把壓力因應的理論,用在情緒調適上而不自知。
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課本上可見一種活動設計,讓學生用「解決問題/無法解決問題」x「處理情緒/無法處理情緒」的四象限來分析「情緒抒解」策略的適當與否。通常活動設計是讓學生把「情緒」(名稱)寫在象限中間。但這個活動其實錯誤之處很多。
其實這個分類的概念,是源自(混雜)於數個壓力因應(coping)策略的理論,混合了Lazarus 與 Folkman (1984)將壓力因應策略分成問題取向/情緒取向兩種,然後後來又有一些學者加上趨近、迴避的向度,結合起來成為四個向度。然而要注意的是,原本談的是壓力因應策略的分類,但課本卻變成情緒調適策略;然後壓力因應是同時指向壓力事件/壓力源及壓力感受,但課本卻變成指向特定情緒?借用壓力因應的架構來分析情緒調適策略的適當性,其實也並非完全不可,只是當省略情緒刺激事件來分析情緒調適策略時,就會變得很奇怪。情緒是「生氣」,採取「迴避」的策略是對解決問題有效還是解決情緒有效?因為自己考不好而生悶氣,然後就從此不去管考試了,這種迴避,無法解決問題,可能可以處理情緒;但是若因為公車上有人無端罵你感到生氣時,迴避下車可以解決問題,不過不見得能處理情緒--一樣是生氣、一樣是迴避,事件情境不同,在那四個象限上的位置就會不同。
結論:
簡而言之,情緒調適/壓力因應/心理健康 涉及到的,分別是不同維持時間、是否與特定事件連結的身心感受及行為反應狀態,老師們若沒釐清,在課程設計上,就會往往只取自己熟悉會的教,或是誤以為可用情緒的概念來代替其他的部分。
也造成,明明是學生生活中很明確的身心感受與生活經驗,有很多可發揮的空間,但卻常被簡化成玄之又玄的認知情緒治療技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