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融合教育的思潮與政策之中工作,
並且身為特殊生的家人,
總結的心得是:
如何定義「問題」、解決問題,
找到讓我們都能過得去的日常,
老師和家長應該一起創造合作的伙伴,
對孩子才能提供一致而穩定的協助。
在一個常態班級,
會有校排第一的學生,
當然也會有智能障礙的孩子。
一旦家長選擇就學本校,
班級本來就有機率分配到這樣的孩子。
我從來不擔心所謂的特殊生需要老師多付出什麼心力,
我只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,
以照顧到每個需要被照顧的孩子?
我只擔心孩子們能否適應融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?
或者說,長久以來,
我只朝營造一個適合學習與生活的班級而努力著。
即便同樣分類的孩子,例如自閉症,
我輔導過一句敘事句都說不清楚的小孩,
也教過整天笑咪咪、用無辜眼神跟我互動的小孩。
有怎樣都不開口的悶葫蘆、
也有怎樣都坐不住的開心果。
老師看見孩子的差異,絕不是只有在成績上,
人際關係、情緒控制、常規品行......------
曾經我跟一個同事閒聊時開玩笑:
「ㄟ,有沒覺得我們老師當久了,
似乎都會看面相?」
其實這是自我解嘲與自我提醒:
不要光從外表去判斷學生,
更不要忽略測驗以外的蛛絲馬跡。
現在有一派醫師認為過動不需服藥,
所以家長認定當老師說「我的小孩有問題,要去看醫師」,
是不是就是要我們家寶貝吃藥呢?
在輔導歷程中,
有問題的,從來不是人,也不是問題,
而是是我們看待問題的心態和眼光。
有些家長糾結於承認問題就是等於「貼標籤」,
所以當老師和家長聯繫:「孩子可能需要一些其他幫助」時,
各種閃躲和攻擊,開始指向老師。
在情緒理論當中,逃和戰都是反映同樣的情緒:
恐懼------
我們擔心:一個有問題的孩子是不是就沒有美好的未來?
我們害怕:老師會不會對我的問題小孩另眼相待?
我們羞愧:別人會不會看待我是一個失敗的家長?
所幸,
當老師跟你說「孩子可能需要一些其他幫助」,
這些都不是老師的本意;
當家長質疑「老師,為什麼你要說我的小孩有問題?」時,
老師真的就只是說出
基於觀察、收集資料、分析與評估之後,
發自專業的誠心建議:
「孩子可能需要一些其他幫助」,如此而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