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天上完3節課、改完聯絡簿之餘,
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留給和學生的晤談?
(也不想耽誤學生正課的學習)
特別是還包括事件的調查、調解,
以及跟相關單位的聯繫,
以及事後對全班的教育、紀錄,
甚至還要聯絡家長?
這幾週學生下午有游泳課,
到校外去上課,
心想來請個補休假吧!(真的有點累了)
不料「莫非定律」發威,
一整天下來所有的空堂(下課、午休)都押在處理學生的問題了。
A生把B生的桌子倒翻,
因為B生說A生是「小黑鬼」,
還拿剪刀作勢要刺人。
C生跟D生分手後,
接著要招惹E生。
E生找學長幫忙,
卻犯了校規大忌。
F生是特教生,
不但得陪他適應游泳池環境,
還要帶他認識教練(指定要女教練)。
並且跟媽媽聯繫帶他去買新泳衣。
當然我都明白,
學生的難處與限制。
碰到每一個問題情境,
都是教育的契機。
而學生改變何其緩慢,
動腦不動氣則是老師的修行。
既然無法請假,
更要照顧好自己的心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