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畢竟投入了一點心力在此,
也有一些思考和期待。
多數時候,
我們討論如何把桌遊帶進教室、融入課程,
或是讓我們的教學活動更有趣、更吸引學生。
由於,個人的興趣在課程設計上,
如何從玩桌遊到做桌遊,
我認為這種後設認知的教學,
其實是桌遊(或遊戲化)教學更值得發展的方向。
這也是當年我跟林哲銘老師討論時,
非常期待他能指導學生從玩中學,
也有一些思考和期待。
多數時候,
我們討論如何把桌遊帶進教室、融入課程,
或是讓我們的教學活動更有趣、更吸引學生。
由於,個人的興趣在課程設計上,
如何從玩桌遊到做桌遊,
我認為這種後設認知的教學,
其實是桌遊(或遊戲化)教學更值得發展的方向。
這也是當年我跟林哲銘老師討論時,
非常期待他能指導學生從玩中學,
創造屬於自己的桌遊,
而且結合108課綱科技領域,
朝向培養學生STEAM的思維與能力。
那時他也的確帶領學生研發了一款桌遊,
還得到全國級賽事的首獎。
可惜人去政息,
他和我都不在原來的位置上,
現在大家或許都不知道為何我們學校彈性課程要叫「智慧創遊」了,
議題融入和設計思考才是這門課的精髓。
接連兩年,
在募資階段便買了「如何設計桌遊」的桌遊,
因此5/30有幸先報名參加《教育桌遊設計心法》線上講座。
講師介紹:
https://crossing.cw.com.tw/article/16163
對於「如何教」這件事,
能教得愉快、學習有效,
我一直充滿好奇和探索。
「遊戲化」是我嘗試理解的另一個世界。
在募資階段便買了「如何設計桌遊」的桌遊,
因此5/30有幸先報名參加《教育桌遊設計心法》線上講座。
講師介紹:
https://crossing.cw.com.tw/article/16163
對於「如何教」這件事,
能教得愉快、學習有效,
我一直充滿好奇和探索。
「遊戲化」是我嘗試理解的另一個世界。
桌遊設計我覺得跟課程設計的概念很接近!
「試聽」之後,
我更想挑戰自己,
把自己放在學生的角色,
去體驗在上課中可能或應該會經歷的狀態。
所以楊偉宏老師接著在6/24週五晚上和6/25週六全天開了付費線上工作坊,
我自然是毫不猶豫地買了課程。
這兩天便是在老師有系統地逐步引導之下,
我選了SDGs主題,
想像自己的桌遊作品如何生產出來。
非常燒腦的10個小時!
不過當然更重要的是,
希望我有學會以後如何教學生設計桌遊。
(自己做的不好玩啦!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