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了國中,發現最難的科目,
原來不是英語、不是數學,
而是你以為從小到大會說會寫的中文
------國文。白紙黑字,
為什麼要背的那麼多?
為什麼考題都不是直接從課文出?
你的哀怨,
有些是因為你的態度不正確,
(不要以為像小學那樣,抄抄寫寫翻翻書,就算交代了!)
有些來自你的大腦還沒有進化。
(國文的基礎是閱讀、表現是寫作;
這也是我為何希望你要好好做筆記)
曾經身為資深國文老師的我,
提供你以下菜單
跟著做,不保證立即見效;
長期下來,你一定可以看到自己進步。
繼續加油啊 !
1.
預習、複習、上課筆記,永恆三部曲,至於要花多少時間化瞬間為永恆?那是另一個問題。
2. 預習階段做哪些事?打開課本,一邊誦讀、一邊圈生字、難詞、一邊猜測其用法。讀的範圍,課文→作者→題解→賞析。要動口、動手、動眼!
3.
複習階段:請站在出題老師立場,你要考什麼題目?
→對重點的掌握
4.
筆記記什麼?(不一定寫在筆記本,課本不應是空白)
z 基本款→判文體、畫佳句、圈成語、查修辭
z 你應該要會→以心智圖畫出段落大意、全文意旨
z 老師上課提示、強調
z 語文常識,小學不強調,現在要知道
z 現在學問三個問題:自問自答不是傻瓜
從預習階段,就抱著好奇與疑問: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?如何寫?我最被觸動的是什麼?如果換做我,同樣題目,我會怎麼寫(說)?
在複習階段,從筆記中可以問出什麼問題?
比較同樣主題的文章,統整與歸納
(三個問題的「三個」,只是象徵多數;
問題的答案應該不全然直接從課文找到)
同學間互相用三個問題詰問,收穫更多
可以參考習作和課文後面的題目
5. 考完大卷,務必做訂正:
訂正的意思是把錯題整理進筆記中,不是把題目抄一次;
而是針對自己不應錯的、應該對的、筆記漏的、第一次見到的,
分類別項、或打星號、或用表格、或寫關鍵字……,
總之就是再補充一次筆記,使其更完整。
考試目的不是處罰你寫字,
而是檢核你學到多少、協助你學會更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