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豫著是否要奔赴今晚的約,
需得騎十幾公里機車到城市的另一端,
還好,去了,不負走這一遭。
需得騎十幾公里機車到城市的另一端,
還好,去了,不負走這一遭。
這幾年我會排除萬難參加的研習,
都是我關注的議題、
以及教師社群自主辦理的。
雖然我根本是亂入,
因為健康教育
雙語教學和我
真的真的沒太多直接關係。
(事前我還聽到一種很負面的說法,
跨域?憑甚麼(資格)?夠專業嗎?
但是竟然不再感到憤怒或哀傷,
或許因為劍指非我,
但也肯定是我的修養愈來愈好了!)
(事前我還聽到一種很負面的說法,
跨域?憑甚麼(資格)?夠專業嗎?
但是竟然不再感到憤怒或哀傷,
或許因為劍指非我,
但也肯定是我的修養愈來愈好了!)
還是厚著臉皮參加。
可以認識新朋友,
可以增廣見聞,
就像[十月的天空]臺詞中說的,
「我終於感到和這個世界是有連結的」。
可以增廣見聞,
就像[十月的天空]臺詞中說的,
「我終於感到和這個世界是有連結的」。
最早是在「沙發客來上課」的場子,
Sally老師公開分享她的教案,
真的是「驚為天人」!
面對這麼好的人物,
抱持「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」的精神,
當時便想趁著自己手上還有些資源的時候
可以導入校園,協助自己和更多夥伴。
當校長允諾可以為領域教師
甚或是全區的雙語教學,
爭取經費以及行政協助,
我感受到的是教育工作者的作為與胸襟。
(對於「難聽的話」就當過耳東風吧!
道不同不相為謀,謝謝不用指教)
感謝我們家老闆的精神與物質支援。
(我居然忘了拍視吃照!
算了,邊吃飯邊說話好像也不太「健康」。)
算了,邊吃飯邊說話好像也不太「健康」。)
Sally老師為大家釐清全英、CLIL、IB等不同教學概念,
並舉自己的學習與教學經驗為例,
做了鮮活的說明。
真是一位很有教學魅力的老師啊 !
經過概念的釐清之後,
也讓大家對於雙語融入教學更有信心,
不因誤解、畏懼而卻步。
有機會更想去她的課室看看如何進行啊。(認真許願中)
師友在FB留言中說我太認真,
我倒覺得我是「天真」,
私以為:
身為老師不是更應該保持樂於學習、
接觸新知的成長型思維嗎?
我不會健教,
我也不會雙語,
那還可以帶給我的學生什麼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