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

線上教學實踐中1

國中會考結束,

預期停課在即,

利用班會時間,一方面安撫學生茫然不安的心情;

另一方面確認大家停課後能立即銜接線上教學。


今年我的學生是七、九年級,

九年級在去年或多或少都做過教學演練,

比較不用擔心他們的能力。

自己的導師班,

要安排的部分,
除了課程還有其他更多瑣碎的考量。




例如:填報體溫。

停課後,
健康中心需要導師每日回報學生體溫,
兼作點名。


我作了表單,讓學生填寫。
可是往往我第一節都還在上九年級的課,
等到要去察看紀錄時,可能已經9點、10點了。
護理師聯絡我,
我都還來不及看LINE群組裡紛亂的訊息。

我建議從源頭開表單,
可以跳過導師回報,節省詢問時間,
無奈各自有業務考量(後來知道原因其實......),

那我也只能雙手一攤了!

等著!

沒兩天,表單開出來,

追殺的電話不就沒了嗎?



因為工作需要,
大約從2017年開始,
我就需要大量和別人共用各種Google APP協作。
去年甚至為了「對付」搞怪的班級,
我把一整個主題都轉成線上課。


「實體---線上」是一種很詭異的風貌,
但是等於也作了超前部署,
我比較能了解學生可能的反應,
以及該做的修正。



學生線上違規的情況,
其實是老師要最先學著「放下」的第一課。

畢竟他不在眼皮底下,
就算罵破喉嚨,
他若把喇叭一關,根本不痛不癢。

並不是不作要求,
而是需要有更多考量:
孩子的身心狀態、
家長的配合度、
硬體設備的條件......

比如說,
有孩子線上課沒到,
我想辦法連絡導師,
長官說登記在教室日誌就好。

(然後呢?)

是啦!反正我又不是閒閒沒事做?
上完課還要每節課填報線上教室日誌,
截圖存證,或是每節課都要派作業。

以輔導活動這種學科,
怎麼可以每節課都出學習單?
學生大概會崩潰吧!

雖然教育部說,為了學生視力著想,
可以非同步教學,
但是我所認識的每個老師都是「教滿教完」,
每節課都有作業的呢!

我只盼學生能好好在上課時回覆完我的表單,
我就該謝天呢!


放下,
指的是放下自己!


沒有留言:

說一說關於作者與我的故事~~(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......)

說起我和劉遵恕老師緣分, 真的很奇妙, 兩度同事,兩度見面,相隔十年, 這緣分不知是淺是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