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研討的個案橫跨國小、國中到高中,
分屬家庭、生涯,情緒的議題。
而我認為有一個共同的命題,即:「失落經驗」。
失去家人---不論哪一種形式的失去---帶來的創傷,
輔師無法成為個案的家人,
但能夠成為她們的「重要他人」,
在療癒過程中陪伴一段時光。
根據教授回饋的重點,加上我的理解:
1. 兒少逆境來自家長的敵意與疏忽,這樣創傷經驗,在初期還有機會彌補
2. 輔師工作:協助兒少理解,並彌補家庭功能匱乏
3.「發問」式的回應容易讓個案產生防衛而封閉溝通的管道;用「詮釋」的回應(我猜猜看,你是......)讓個案開始跟隨輔師思考
4. 當個案開始認同/信任時,才有機會提供矯正性經驗
5. 關心個案這個人(需求),而不是他的病名
6. 與個案同在:與個案一起思索存在的意義。「如果午夜彗星就要撞地球,
現在xxx還重要嗎?」
7. 問個案「怎麼能做到的」,其實個案不是沒有動力,而是需要被關心(某一種肯認?)
8. 感受個案說出「從荊棘叢中被拉出」那種疼痛感,輔師要提供足夠的安全感,以及與人的連結,協助個案療傷止痛。
現在xxx還重要嗎?」
7. 問個案「怎麼能做到的」,其實個案不是沒有動力,而是需要被關心(某一種肯認?)
8. 感受個案說出「從荊棘叢中被拉出」那種疼痛感,輔師要提供足夠的安全感,以及與人的連結,協助個案療傷止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